找到相关内容196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学的组织法

      佛学的组织法 星云法师   第一篇三藏十二部  第二篇结集  第三篇判教  第一篇三藏十二部壹?前言  释尊说法四十九年,为后世留下千古不灭的真理。当时没有文字,这些教理都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记忆传承。佛陀入灭后,弟子们为了避免遗教散佚和确立教法,以大迦叶为上首的五百弟子,进行第一次的经典结集,由阿难诵经,优婆离诵律,然后由诸长老将诵出的经、律检讨修订,审定出佛说的部分;其次又经过...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1169144.html
  • “大乘非佛说”初探

    至于佛经的文句,以学术研究的方法看,肯定经过后人的修饰,传到今天的大藏经,已几经结集,增添进不少东西,已非第一次结集的原本。尤其是南北二传佛教的藏经,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当他们有意无意在传写翻释中企图考...五弟子分别受持经、律、论、大乘、密咒五藏;其中文殊菩萨受持大乘藏,金刚手菩萨受持密咒藏。《大智度论》、《金刚仙经》等说;大乘经乃文殊、弥勒二菩萨,(皆属佛世时的比丘)带着阿难在铁围山等处所结集,一说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24469366.html
  • 考经(法华经)

    南阎浮提之第四释迦佛所说,或佛所印定之说,始结集成经,流通于世。是知今所流传之经典,皆起源于释迦之金口宣扬,故今娑婆世界佛教以释迦为本师也。虽然,今法华经中,通说三世诸佛教法,但因释迦说之,吾人方知,故犹...不尽。故知一切佛教,皆起源于佛,依此决定胜解则知现存一切经典,皆因释迦佛转法轮而有也。  乙 佛经结集  佛世说法,唯金口宣扬,而无文字记载。如法华会上为无量若干众生而说法华,佛为教主,依佛音声中名句...

    太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60670002.html
  • 阿含经集成与大乘经典源流的研究(1)

    的雏型。 2.释尊因材施教,在中、晚年时,将其教法归摄为九分教或 十二分教,其中含有“方广”。 3.王舍城结集时,先结集经藏而后结集律藏,此中经藏是以 声闻教法的蕴、处、缘起、食、谛、界等等事为范围,依 次结集出相应、中、长、增一等四阿含,由于方广的“经 大”与“事异”而不结集在内。 ...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4146275.html
  • 佛灭后至阿育王时的若干历史问题

    16] 2南传五师   公元五世纪初,觉音(Buddhaghasa;亦作佛音)尊者著《善见律毗婆沙》(为注释锡兰律藏之 典籍,共十八卷)卷二说:“三集众(按:此指第三结集)谁为律师?于阎浮利地,我当次第说 名字:第一优波离、第二驮写拘、第三须那拘、第四悉伽婆、第五目犍连子帝须。此五法师 于阎浮利地以律藏次第相付不令断绝,乃至第三集(宋、元、明本作第二集)律藏。从第三( 结集)之后,目犍连子...

    传 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545906.html
  • 谈上座部与大众部

    要求,是佛的权巧方便,可行可开可舍,无关紧要,并非是非行不可,一成不变。其实,法无定法,细微戒者当然可以自由取舍。可是,一些佛弟子却拘泥小节,而墨守成规。因此,佛在灭度时,嘱咐阿难应该广集众僧,结集...闲是痴比丘言,甚怒。随接以摩诃迦叶为首的五百大众在王舍城外的七叶窟集会,结集佛陀的遗教。在结集中就有关徽细戒是什么和要不要废除的不同意见三意见有东西方之分,东方是印度摩羯陀一带,是新兴的自由的思想的...

    道 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50665898.html
  • 光孝寺结夏安居 温金玉教授应邀授课

    部分护法居士参加全程课程学习。   附:   《中国佛教制度研究》讲授提纲   一、佛教的成立   1、佛陀的成道   2、僧团的组建   3、戒律的制定   二、律藏的结集   1、第一次结集   2、第二次结集   三、部派与大乘戒律   1、大天五事   2、部派分裂   3、各部律藏   4、大乘戒律   四、佛教制度向中国的初传与演化   1、戒律...

    【佚名】

    |授课|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7/08491610405.html
  • 释迦教法、奘译大藏经与《瑜伽》大论

    ---------  ·《瑜伽师地论》(下简称《大论》)是慈氏菩萨以其悲智于佛涅槃九百年正法即灭之际,应当时西土之机而结集释迦一代佛教之显明了义正法,以令正法久住、正行不灭。大论汉译共100卷。   ·《奘译大藏经》(下简称《奘藏》)乃玄奘大师以其悲智于佛涅槃一千一百年之后释迦佛末法时代,应当时中土之机而结集释迦一代佛法之了义契机之教,以止正法隐没、正行败坏。《奘译大藏经》共集经论74部,计...

    释圣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35653381.html
  • 宣说遗诫的重阁讲堂

    安乐教法,及开示出家修道的实践法门,告诫弟子说:“从今而后三个月,如来即将入灭。”对所有佛弟子而言,这一番训诫成了佛陀最后一次的教导。   第二次经典结集大会,就是在毘舍离城重阁讲堂召开的,称为毘舍离结集;当时参加讨论、诵出戒律的僧众,有七百人之多,因此也称七百结集。   佛陀在世时,有所谓“五精舍”之说,就是上面所说的竹林精舍、只园精舍、灵鹫山精舍,以及庵罗树园、猕猴池精舍等五处。另外,还有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62455280.html
  • 试论佛教戒律的形成及其弘扬

    弟子们,编辑律藏。  据传说,律藏初次结集后即由迦叶尊者传阿难尊者,再传末田地、舍那波提、优婆崛多等。由于优婆崛多的弟子们对律藏内容的取舍不同,律藏便分成五部。即:昙无德部《四分律》、萨婆多部《十颂律》、迦叶遗部《解脱戒本经》、弥沙塞部《五分律》、婆粗富罗部《未传》。  部派时期,各派对佛陀的教义见解不尽相同,故又形成了戒律的多种版本。对初次结集的律藏本来面目,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看到了。但纵观诸律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62856431.html